愛情逆轉勝


現在很多小說都很喜歡描繪姐弟戀,不只是小說,電視劇、電影也是,過程最好是越現實、越曲折、越折磨人,但結局一定要在一起,大多數都是這樣的題材。

愛情逆轉勝不外乎也是這樣,畢竟是電影,礙於時間,劇情的高潮點就一個,在中後段,40歲帶著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,懷了25歲年輕小夥子的小孩,偏偏是子宮外孕,40歲的sandy意識到她居然想和25歲的小弟弟有小孩,覺得自己太瘋狂,當aram說出他們可以一起為生活找出答案,卻被sandy反駁,因為他只有25歲,他是假裝成熟所以才說出這種話,後來兩個人就分開了。

分手後,sandy繼續當她一絲不苟的母親,扶養兩個小孩,不錯過屬於他們的重要活動;aram環遊世界,在落後國家貢獻服務,教小孩子讀書、運送食物給他們。當我看到aram在像是非洲的地方,照顧那麼一大群小孩時,我一直想起sandy對他的指控:跟父母住在一起、沒有一份工作(在咖啡廳打工)、甚至還為她工作(當她小孩的褓姆)。

五年後,aram回到自己的國家,當展覽的解說員之類的,也在孟加拉領養了一個兒子;sandy事業有成獲得升遷,在餐廳與上司和小孩慶祝時巧遇aram,aram向sandy說了一句話:「我30了。」

年齡真的能代表一個人的經歷嗎?活得不夠久,表示經歷得不夠多,25歲絕對不會比30歲更令人心安?
當然,要要求一個25歲的人完全達到經濟獨立,確實比要求30歲的人還要困難。

 

年紀到了,在一起如果要的只是那個感覺,換過一個接著一個伴侶而沒個好結果,當我們年老時,究竟是感到人生精彩無比,還是轉眼一場空?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lorlala1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